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

"教育的未來"心得

首先請大家看一段影片"教育的未來" (did you know?) ,以下是我個人的淺見

看完這部影片,要說內心有衝擊嗎?我倒覺得還好,應該是說我認為大家太過忽略了人類自我的成長
其實,這部影片不斷引用一些數據(很多數據是有問題和被質疑性的)告訴我們未來的資訊爆發有多可怕、未來的科技有多進步
Anyway,不要忘記科技與資訊是怎麼來的,回歸根本,還是因為人類的進步
而這種進步是很自然的、很潛移默化的
舉個例子來說:20年前,會電腦的人可是說非常非常少,我到高中才開始第一次碰到電腦,但是,隨著時代進步,懂電腦的人越來越多,甚至電腦課都納入幼稚園課程
原因是什麼,因為人類也在進步,科技在進步的原因是因為人類創造與發明,我承認可能會有一天科技會好到人類無法控制,但如果人類真的因為這樣而生像"機械公敵"中的劇情,那人類也要自己承擔這個後果,因為,不要忘記,科技永遠只是讓人類生活更便利的工具

首先,就影片中的數據提出討論,疑點我覺得有點多,所以就幾個最直觀的東西提出來簡略問題,他提到網路覆蓋率,說美國不過是世界20名,盧森堡剛超越美國,事實上,真的可以用這種觀點來看嗎?我倒認為這是有瑕疵的,如果真要這樣說,越小的國家,偏遠地區越少的地方,網路覆蓋率不是很容易就達成百分百嗎?這種東西不是這樣比較,真要這樣說,梵蒂岡不是很容易很多東西(依比例比較的東西)都是全世界第一嗎?因為必須考量到規模,拿大規模跟小規模比較,我不認為有什麼價值。再來他提到2006年賣出4700萬台筆記型電腦,這數據嚴重錯誤,因為正確數據約為7300萬台,2005年的出貨台數為5821萬台早就遠遠超過他給的2006年的數據,嗯!這一點比較抱歉,剛好我是在金融機構,這部分的數據非常敏感,不過他說數據來自「世界是平的」作者、教育界的知名人士、美國前教育部長、美國勞工部、麻省理工學院,所以可見到目前為止,有沒有人真正去想過這個影片說的數據為"True"。下一個是他提到的第三代光纖,比較抱歉的是,剛好又是我熟悉的東西,影片中提到都已經鋪設好了,看到是讓我眼睛睜得很大,因為,目前這樣的線路,我查了一下數據,似乎沒聽說哪個國家目前的骨幹有這種水準的,10兆位元為125萬MB的單位,大約是1785片700MB的光碟,也提到每六個月會成長三倍,很抱歉的是,我認為即使實驗技術可以有這樣的成長,但普及速度受限的在於成本與數量,而不是技術,所以要普及到每個人可以使用,時間值得等待,舉通訊的Wimax技術為例好了,1999年研發至今,8年的時間,有看到普及了嗎?我的認知是,實驗室階段並不等於實際應用時機。再來提到的OLPC的數量,真的可以每年依這個速度量產嗎?他有考慮過OLPC的硬體是否可以因應爆發的科技嗎?如果每個落後國家的孩子都有一台的時候還有這樣的產量嗎?不過,我倒是肯定OLPC在提升落後國家的孩子對資訊的取得面的提升。其他數據我不便一一考證,單純就我記得的提出簡單的質疑。

當然,我相信也知道這部影片所要傳達的意念遠勝於他要呈現的數字,只是,帶給部分人震撼的是這些數字,若數字經過考證與思考,還會不會讓人有相同的震撼呢?

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,而我認為創新是這個世界成長的動力,「No innovation,No valuation」,而創新我認為就是解決問題同時創造驚喜,每種科技的產生都是來自於創新,而科技的進步又帶動人類創新的動力,如果有看過「世界是平的」這本書的人,不妨再去翻翻「世界很平,我不平」,雖然書不是很有名,但會給人帶來另一種思維,如果20年後的後代工作和使用的科技還跟現在一樣的話,才是我們需要擔心的,代表人類的進步已經停止了,因為那代表的是演化,而回歸到教育真正的本質來討論,教育的目的我覺得要分幾個角度來看,高中以前主要都是教師主動式教學,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基本知識,從生活倫理、技能,等生活中必備的能力,到了高中,開始有了選擇性,目的變成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,這時候老師從旁適時指導,藉以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己的看法,大學之後其實教育真正的內涵慢慢轉變,而是要讓學生主動學習,這時候的目的是讓學生藉由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思考未來、去思考所有的事情,因此我認為教育的目的最終目的在於建立人與人群、與社會接軌的共同橋樑,當然每個階段的目的就太多了,可能是會隨時變化的。瞬息萬變的網路時代,老師的角色應該是輔助學生認識學習後面的本質,例如:為什麼要會用電腦?而不是只教會學生使用電腦,永遠都要讓學生了解,科技始終只是工具,工具越多,相對的帶來的問題越多,造成問題的原因就是在於學生無法了解科技被發明出來的正面意義,老師最應該做到的是給予學生一個正確的思考方面,當然我知道很難,只是所有的意念都是建立於可塑性最高的時候,如果這方面沒有任何指導,是會被科技牽引的思考,而不是思考創造科技。至於科技的使用,或是以後會產生什麼職業,Anyway,我覺得那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,學生有沒有自己的思考意念?是正向還是負面?只要人還有思考能力,他們自然會學會以後的新能力,自然會有新行業和新科技一直產生,而老師,只是要引領這群學生在科技的洪流中找到人類的本能,避免對科技產生錯誤的使用方式與看法,只是,很感嘆的是,,,,已經很多教育人員在科技迷失了自我,更不要提引領學生了。

2 則留言:

grace 提到...

"世界很平,我不平"在說什麼? 介紹一下吧

你應該多參與討論,不鳴則已一鳴驚人!

abcvictor 提到...

那本書主要是在說明一些青年的一些創新的idea,還有一些企業家的辛苦的創業過程,也許很多人看起來像一本企管的書,但是裡面那群努力創新的學生,經過引領,也是可以有很不一樣的人生歷程,而我覺得教育就是缺少了讓學生增加創造力。課外書,與教育無太大相關,呵呵!附上書的網址http://www.book4u.com.tw/goods_template.asp?goods_ser=kk0152334